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 野城
  • 野城
    作品 393收听 0
    一个厌食者,同时有着饕餮的胃 对一切都有兴趣但却找不到一个更开胃的 也许有那么一个可以称作信仰的东西可以除外

【ECO-哀歌集】全球变暖-冻土解冻又加速全球变暖

已有 311 次阅读2009-7-22 13:51 【ECO-哀歌集】

冻土解冻令地表不平



美国科学家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引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永久冻土层融化11英尺(3.35米),从而改变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和俄罗斯的生态系统。
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和日本的超级计算机,计算出了冻土层是怎样和大气温度、冰雪、海冰变化以及其他气候活动发生交互影响的。 他们说,最严重的结果是引起永久冻土层表层融化11英尺。
美联社援引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戴维·劳伦斯说,"如果如此多的近地面永久冻土层被融化,它将向大气中释放巨大数量的温室气体,从而加速全球气候变暖。"
劳伦斯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我们可能低估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这项研究成果于12月17日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发表,并于本月稍早时候提交给旧金山的一个科学会议。
但是,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大学地理学院的一位永久冻土层研究人员弗拉基米尔·罗马诺夫斯基说,他不同意冻土层会有如此大规模融化的说法。他说,阿拉斯加的冻土层不会融化那么快,或者那么深。罗马诺夫斯基一直监管地理学院冻土层研究领域的网站。

罗马诺夫斯基分析道,如果大气温度在下一个世纪上升2到4度,布鲁克斯山脉南部的永久冻土层将开始融化,北极圈内阿拉斯加一些地方的永久冻土层也将开始退减。但是,说整个冻土地带融化会达到那样的深度就太过夸张了。
罗马诺夫斯基说,电脑气候预测模式并没有把一些保持冻土低寒状态的自然因素考虑在内,例如,大部分没有受到近期气候变暖影响的深层冻土将产生某种影响。
劳伦斯说,他希望和罗马诺夫斯基进行合作,以调整对深层冻土的未来研究。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至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远大于预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继续加速,并造成更多超预期的破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成员、斯坦福大学生态学教授克里斯托弗·菲尔德表示,生态系统内部“反馈循环”加剧,导致自然进程加速,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超出预期。至下个世纪,生态系统内部恶性“反馈循环”将累计向大气排放1000亿吨至5000亿吨温室气体。

报告显示,气温持续升高造成北极地区永冻土加速解冻,释放出千亿吨二氧化碳和甲烷。菲尔德说:“这是恶性循环:全球变暖导致永冻土加速解冻,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又使气温不断升高,导致永冻土释放出更多二氧化碳。”菲尔德指出,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将加速森林和苔原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而数千年来,它们存储了大量的碳。

菲尔德警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无法如预期从大气中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积雪提早融化、北极浮冰加速消融,以及森林植物带北移等因素,导致北半球吸收而非反射更多太阳光,导致全球变暖进程加剧。
菲尔德称,相比植物需要更长时间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山林大火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却在加速释放,数量大约为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所产生二氧化碳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的山林大火近年来不断增多,这一趋势仍将延续。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昆虫大量繁殖等自然现象都将导致山火不断增多。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林地,树皮甲虫吃掉大量成年树,增加了森林可燃性。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热带雨林可能变得更干旱,抵御山火的能力会减弱。



野城按:全球变暖导致冻土解冻,冻土解冻又加速了全球变暖,如果冻土大面积解冻了到时真是一发不可收拾了,这恶心循环果真和良性循环一样精致,一环扣一环
冻土解冻,不但可以释放出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更可以让难以记数的原始微生物和细菌复活,会滋生出什么新病毒,艾滋病就快能治了,不知又会有什么新疾病流行,没进专业的赶紧学医吧,进了也转吧,以后大有用武之地
我倒希望能复活几只恐龙,到时真可以建个侏罗纪公园圈养起来了
 
 
冰原冻土 封存了60万年的远古细菌


位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南极洲的冰原冻土(也叫永久冻结带)是终年积雪的严寒地带,环境十分严酷,生物难以在此生存。但科学家现在发现,这些冰原冻土里还是生存着很多种微生物,包括矽藻类、细菌、酵母菌、绀色菌等,它们虽然长时间处于冰封环境下,但解冻后仍然能复活。科学家就复活了冻土里冰封六十万年前的远古细菌。冰原冻土因环境恶劣而难以深入考察,一直是令人向往的神秘园。然而,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些永久冻结带将不再永久了。以下是卫星拍摄的高清晰的冰原冻土照片。
  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半岛


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半岛

  冰冻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半岛上,表面的水都结成了冰,并将冻土提升成一个锥形堆,像一座小山丘,只是山丘里都是冰,而不是石头。虽然它看上去并不大,但如果融化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将使得北半球的永久冻结带冰石逐渐融化,并改变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和俄罗斯相关地区的建筑、道路都将被摧毁。
 冰岛上的冰原冻土

冰岛上的冰原冻土


  冰原冻土分布在广袤的北半球上,在冰岛中心的丘陵地带,夏季冰河融化后的水以不同的路线从附近的冰河流出,在冰河两侧汇成了许多小池塘。由于不能渗透到地下,这些浅水池不断蔓延,成了一大风景。
  斯匹次卑尔根岛

斯匹次卑尔根岛


  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上,多年的深度冷冻使冰冻的流域看起来像是雕刻画。斯匹次卑尔根岛是斯瓦尔巴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据说岛上的居民是地球上生存得最北端的人类。而该岛的另一侧好像是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上面有深深的疤痕和皱纹,还有“三角眼”,已是满目苍痍。
  加拿大北极

加拿大北极


  在加拿大北极的一个冰岛上,温暖的水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港湾,且大有不断扩张之势。当富含碳的冻土有机质解冻,冰化成水时,它们就会腐烂,释放巨大的温室气体,包括沼气。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该永久冻结带的表层将解冻一半以上,而到2100年,解冻率将超过90%。解冻必将使得大量冰水流入北冰洋,并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阿拉斯加沼泽地

阿拉斯加沼泽地


  阿拉斯加在北美大陆西北端,靠近北冰洋岸,气候严寒。北冰洋沿岸及白令海沿岸苔原广布,只在夏季表面融解成沼泽地,生长苔藓地衣。在阿拉斯加的一处沼泽地,褐色干燥沼泽边上长满了翠绿色的莎草和其它喜湿植物。
 北极岛

北极岛

  随着年复一年的溶化和再冷冻,冰原冻土上堆了一层活动的土壤。在北极岛,地面上优美的沉积物和粗糙的砂砾在不断转移和倾斜,如同活跃土层在反复扩张和收缩,它们推推挤挤了数个世纪,形成了圆圈和线路纵横交错的迷宫,装饰着北极岛
 
 
北 极 美 景。。。。。。。。。。。。。。。。


由于气温上升,北冰洋的冰正在“死亡”,北极土著因纽特人的领土和文化也在快速地改变。

  1. 由于气温上升,北冰洋的冰正在“死亡”。2008年,科学家表示许多海洋物种是依靠冰来穿越加拿大努那福特海湾,如独角鲸。专家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北极冰原景象将不复存在。

  2.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冰原上,靠捕食海豹和其它含脂的海洋哺乳动物为生。专家预言:随着冰原的消失, 到2050年北极熊将完全在地球上消失。

  3. 冻土是北极冰原的根源所在。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冻土开始融化。到2100年,阿拉斯加州的气温将上升1℃-5℃。下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土地勘测卫星拍摄的阿拉斯加州北部斜坡伪彩色图。深蓝色表示,在2007年7月海岸融水蓄积的众多小水池。

  4. 随着冻土的融化,极地开始出现热融喀斯特地形,并向大气层释放温室气体。尽管此种情况在北极某些地方也存在,但是科学家却认为,持续升温会导致这种情况更加普遍。2003年以前,人们还未听说阿拉斯加州存在喀斯特地貌。下图中的影像就是坐落在北极圈以北250公里远的喀斯特地形。

  5. 加拿大马肯吉河(Mackenzie River)三角洲的地下冰水目前正蜂拥而上,直冲地面。三角洲的众多盆地由极地冻土层构成,由于加拿大北部领域气温上升,三角洲区域冻土缺失,地下冰水径流量增大,沉积物流入河流。因此,北部斜坡越来越不稳固,随时有崩塌的危险。

  6. 沐浴在北极光之下的北美驯鹿随着北极区气温上升也受到了影响。在格陵兰岛,驯鹿的产子期与冰原植物茂盛期是同时的。由于气候问题,植物茂盛期提前,仔鹿觅食植物将越来越艰难,从而威胁到仔鹿的生存。

  7. 阿拉斯加州荷马附近有片赤松林。气温上升,大量甲虫繁衍,赤松林受到甲虫的严重吞食而成为了死树林。据2008年4月的研究表明: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肯奈(Kenai Peninsula)半岛大约有50%(约为100万英亩)的成年赤松受到甲虫的危害。赤松林成片“倒下”,死去的赤松树在腐烂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赤松林的功能也随之从吸收二氧化碳转变为释放二氧化碳。

  8. 由于冰原地带缺少植物燃料,因此,冰原几乎不会着火。但是随着气温上升,浓密而高大的灌木就会遍布冰原地带。着火的冰原可能也会释放更多的有机碳,一直沉睡在冻土内的温室气体就会释放到大气层。

  9. 随着气温上升,北极区土著——因纽特人意识到他们的领土和文化在快速地改变。冰原融化,致使了因纽特人捕食动物如海豹和海象的时期缩短。风向多变也使得祖辈留下的“冰原路标”发生改变,这样就造成了航海捕食的困难。但是,正如加拿大努那福特省的Theo Ikummaq说:“我们世代定居于此,同样也将继续在此生活,我们将会适应变化的气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