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金刚经

已有 43 次阅读2022-2-20 12:08 文萃

金刚经
《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本来是指最刚硬的金属,佛教用来表示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般若”是音译,意译为智慧,或最高的智慧。“波罗蜜”也是音译,意译为到彼岸,或渡到彼岸。“金刚般若波罗蜜”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能够清除一切邪
念,从而获得解脱,到达彼岸世界的智慧。从《金刚经》的名称,可以知道它所要说的,就是这样的智慧。
       一般认为,《金刚经》是印度佛教大乘空宗初期的经典,它主张我空、法空,认为人是空的,外界事物也是空的,一切都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这种假象处在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因而任何事物都不值得留恋。这是一种以巧妙的手法否认事物客观、真实存在
的唯心主义观点。为了使人们相信它的“空”论,《金刚经》以主要的篇幅大讲所谓“破相”。“相”是指事物的形相、状态,我们正是根据事物的形相与状态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金刚经》却认为事物的一切相状都是虚幻不实的,因为事物本本身不过是一些假象。因此,《金刚经》说,要想得到解脱,到达彼岸世界,必须破除那些认为事物真实存在的观点,即破除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金刚经》提出,佛教的修行,应当主要是修心,使“心无所住”,即不留念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使心念安定,悟彻人生,不要有什么欲望.修心达到了这种境界,你就得到了解脱,到达了彼岸。
       由于《金刚经》对中国佛教禅宗实际创始人慧能的思想的形成发生过一定的影响,禅宗主要经典《坛经》冲也多次提到《金刚经》,因而在禅宗兴盛以后,《金刚经》的影响也就比印度传人的其它佛经的影响更大,成为一部十分普及的佛教经典。其实,《坛经》与《金刚经》是有很大区别的。《金刚经》的重点在于“破相”以证明事物之
“空”,而《坛经》的重点则在于强调佛性人人具有,真如就在自己的心中。只要认识了这一点,主动清除邪念对佛性的遮盖,便可立即得到解脱而成佛。慧能的佛性平等与佛性人人都有的思想,在唐代反对门阀士族势力的残余与农民争取平等地位的斗争中,曾经起 
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而《金刚经》的说空与破相,却只能引导人们逃避现实,得到麻醉式的心灵慰藉。《金刚经》中也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等重要思想,但论述很少,位置并不突出,也有劝人为善等思想,但被淹没在说空与破相之中了。当然,
《金刚经》冲的某些思想,在当时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也曾起过某些积极作用;经中的一些辩证法思想因素,在当时对于促进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促进文化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作用。对于这些也不能一概抹煞,应当正确对待它。
      《金刚经》共有六种译本,最通行的是后秦摩罗什的译本。此外还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本、南朝陈真谛译本,书名也叫《金刚般者波罗蜜经》;隋笈多译本,书名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本、义净译本,书名叫《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现在通行的摩罗什译本分为32分,即32 节,每节都有标题,但标题与内容往往不大相应,分法也不尽合适。而明永乐内府刻本则不分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