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鸳鸯其实很薄情

已有 151 次阅读2009-1-14 16:10 散文小品

                                    鸳鸯其实很薄情
                黎秋山
 
   鸳鸯,是中国著名的观赏水禽。由于它们外貌美丽,常常双双两两嬉戏于清波明湖之中而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传说鸳鸯生死成双,雌雄之间极为恩爱,一方死去,另一方则从此独居,或殉情而死。因此,自古以来,鸳鸯就作为爱情坚贞、夫妻情重、白头偕老的象征而受到中国广大人民的普遍喜爱和赞美。
    其实,鸳鸯并不是真正的忠于爱情之鸟。在动物学中鸳鸯属雁形目,鸭科,俗称为官鸭。它们是一种候鸟,在中国冬季一般飞到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南沿海各省的江河与湖泊上越冬,夏季则在东北的乌苏里江、黑龙江和长白山地区水域里繁殖。近年来,中国一些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考查,否定了鸳鸯雌雄之间生死与共,相互忠贞不渝的说法。科学家们将成对的鸳鸯捕去其中的一只.想不到剩下的一只不久便另觅新欢,完全忘记旧情了。多次试验,雌雄皆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雌雄鸳鸯形影不离的情景只是在它们求偶交配时出现的特有生态而已。一旦交配过后,鸳鸯的“蜜月”便结束。抱窝、孵卵和抚育后代的艰苦重担,完全由雌鸳鸯独自承担。那徒有华表的雄鸳鸯变得薄情寡义、躲得无影无踪,从此再不露面了,根本不负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在鸟类王国中,有许许多多的鸟比鸳鸯更无愧于爱情之鸟的称誉。例如人们熟悉的燕子、丹顶鹤等,它们都是一夫一妻制,对爱情很专一,一旦结为伴侣,便可维持终生不变,绝不再婚。不仅“夫妻”之间形伴影随,比翼齐飞,而且共同营巢,共同孵卵,共同抚育后代。唐朝诗人李白有诗赞燕子曰:“双燕复双飞,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绿户长相见。”鹈鹕鸟“夫妻”之间的情深义重更为动人,产卵后雌雄鸟轮流孵化,即使是已经儿女绕膝了,每当雄鸟觅食回来时,雌乌也仍要来个“欢迎礼”,双双引颈交喙,亲热一番,好象在重申“海誓山盟”。有些鸟如鸿雁、天鹅,其雌雄之间恩爱缠绵自不待言。若其中一只不幸死去,失偶后的孤鸟终日引颈悲鸣,其凄凉哀怨犹如人间的孀妇寡女,令人无限同情。所以古人叹曰:  “雌雄一旦分,哀声流海内”,  “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鸟儿的深情。著名的相思鸟失偶后更是寂寞孤独,甚至会忧郁而死。鸳鸯若是与这些鸟相比,岂不是相形见拙?
   所以,把鸳鸯视为爱情之象征,实在是一种误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