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左 江 崖 画

已有 103 次阅读2009-1-16 04:40 散文小品

                                                左  江  崖  画
                                    闻雪思
 
   在水流湍急的江河两畔的一些悬崖峭壁上,密集地布满各种大小不一的赭红色图像。古朴红艳的画面在青山、绿树、蓝天、碧水环抱下,相映生辉,十分鲜明醒目。
    这就是左江崖画,是分布在广西南部左江流域的一种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文化遗迹。
    在中国岩画艺术之林中,左江崖画以其陡峭的山势、古拙的形式、神秘的意境和朴实的风格而闻名,成为一枝别具凤韵的奇葩,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左江崖画始于广西龙州县岩洞山,终于扶绥县青龙山,其间经龙州、宁明、崇左、扶绥四县,断断续续绵延近300公里, 好像一条气势恢宏的露天画廊。目前已发现的崖画分布于79个地点,共有178幅,尚可辨认的画徽约4500多个。
    在左江崖画群中,以宁明县的花山崖壁画最具代表性。花山位于左江支流明江东畔,临江有一块灰黄色的峭壁,峭壁上用赭红色的颜料绘制了1800多个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各类图像,有人物、动物、器具等。其中以人物图像居多,其形体普遍高大,一般在1.2~1.8米左右,最大的一个正身人像高达2.41米。整幅画面宽220米,高约40米,总面积达8800平方米。崖画凌空高挂,气势雄浑。
  据考证,左江崖画的创作年代约在战国至两汉期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由于绘制年代久远,后人已不明了崖画的来由及其意义,而崖画那剪影式的表现技法,更使它披上了一层虚幻、朦胧、神秘的面纱。南宋人李石编著的《续博物志》云:“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可见当地居民对崖画诚惶诚恐的心情。学者们认为,崖画上那排列交错、动态一致、举手蹲足、似人似蛙的人物和那造型各异的钟、鼓、乐器、动物、太阳等诸多图像,交混在一起,表现的其实是原始氏族部落祭祀歌舞时隆重、繁杂的场面。崖画绘制的目的,是祈求神灵消灾降福,风调雨顺,氏族兴旺,生产丰收。
    传说左江崖画的作者是居住于左江流域的壮族祖先骆越民族。由于处在远古时代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下,崖画作者只能采取概括简化的方法,用单一的色彩、平面的造型,近乎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现主题,画风质朴,线条粗犷,组合形式程式化。然而崖画那奔放洒脱的笔触,呈剪影式的画像造型,以及活跃丰富的画面,体现了远古艺术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力和较为娴熟的绘画技巧,至今仍令后人赞叹。
    左江崖画以其规模宏大,图像众多,形体高大,地势险峻,而在世界岩画中成为罕见的奇观。它不仅是壮族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艺术的瑰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