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熊庆来—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开拓者

已有 827 次阅读2009-12-27 10:28

熊庆来(1893.10.20-1969.2.3)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07年,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当时满清王朝已日薄西

山,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抗捐、抗税、罢课、罢市、兵变遍及全国,清政府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熊庆来由于参加了"收回矿山开采权"的抗法反清的示威游行而遭到学校的记过处分。现实的生活与斗争命命名熊庆来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掌握科学,科学能强国富民。

  1913年,熊庆来赴欧留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从比利时经荷兰、英国,辗转到了法国巴黎。8年间先后获得高等数学、力学及天文学等多科证书,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21年,28岁的熊庆来学成归国,一心想学以致用,救民于水火。19496月,国民党反动政府趁熊庆来去巴黎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解散了熊庆来苦心经营12年的云南大学。年近花甲的熊庆来怀着"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心情,决定滞留在法国继续从事函数论的研究。

  "……祖国欢迎你,人民欢迎你!欢迎你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19574月,周总理给熊庆来写信,动员他回国。同年6月,熊庆来在完成了函数论专著稿后,毅然启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鞠躬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在回国后的7年中,他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近20篇具有世界水平的数学论文。还培养了杨乐、张广厚等一批数学人

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表现了这位七旬老人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1969年,一代宗师、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与世长辞。临终之前他还表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万世师表——熊庆来

披荆斩棘数学路

1913年秋,一艘法国邮轮上乘载着一位思绪万千的中国青年。“乘风破浪是前程,起舞正期效祖逖。”这位满怀热忱踏上远赴欧洲行程的20岁年轻人就是日后成为我国著名数学家与教育家的熊庆来。

18931020日熊庆来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

1907年,他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1911年,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3年初,他以第3名的优异成绩考取留学比利时公费生。在辞别了父母与结婚四载相聚在一起却不过3个月的妻子后,希望能以科学救国的熊庆来终于要远离故土去他乡求学了。

19136月,熊庆来进入比利时包芒学院预科,由于一战,他攻读矿业的计划成了泡影,最终他改读理科。在之后的留学生活中,熊庆来先后在巴黎大学等4所大学学习,取得了高等算学、高等数学分析、理论力学、理论天文学、高等普通物理学等证书,并获理科硕士学位。多年之后,回忆往事时熊庆来多次说道:“我学数学是相当偶然的。”确实,命运之神的错置使中国近代史上少了一名矿业工程师,而多了一名数学家。

1921年,熊庆来回国。同年秋天,东南大学聘请28岁的熊庆来为新设立的算学系(即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当时,中国的近代数学刚开始萌芽。东南大学算学系专任教授仅有熊庆来一人,所有高深的教学课程都压到他一人身上。而且,还没有现成的讲义和教材可用,一切都得自己动手。就这样筚路褴褛,熊庆来5年间讲授了十多门高深课程,编写了包括《球面三角》等十几种讲义。

1926年,清华学校聘请熊庆来参与筹办算学系。1927年,算学系正式成立。熊庆来负责建系规划,并担任讲授近世几何初步、微积分等课程。期间,熊庆来编写了五六种讲义、教材。其中,

《高等算学分析》因使用效果好,被商务印书馆收入第一批《大学丛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

1932年,熊庆来赴瑞士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后,他利用清华规定的五年一次的例假,另请假一年,在巴黎从事研究工作。他最终选择函数论作为专攻方向。这方面研究中,法国数学家波莱尔已在有穷级整函数值分析问题上已取得完美的成果,但无穷级函数方面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结论。熊庆来对后者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最终对波莱尔有穷级整函数与有穷级亚纯函数理论

做出推广。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

50年代,熊庆来在巴黎完成书稿《关于亚纯函数及代数体函数,奈望利纳的一个定理的推广》。这本有关函数论的专著收入法国出版的一套国际著名丛书《数学科学论文集》中。在这段时间,熊庆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另一个有影响的成就是发展了在数学各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孟德耳的正规族理论。

1957年,熊庆来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负责函数论研究室。在其后的七八年间,他又发表了近二十篇高水平的论文,并有三篇在外国数学期刊上发表。

除此外,熊庆来还是中国现代数学从无到有的见证人与热情参与者。

1931年暑期,熊庆来与姜立夫、苏步青等几位寥若晨星的中国近代数学的拓荒者,聚首杭州西湖,在一条小游船上边泛舟边讨论数学术语的译名,举行了中国第一次数学名词审定会。1935年,中国数学会在上海成立,熊庆来为发起人之一,并任首届理事。

在函数论方面的一系列成果,使熊庆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而他毕生从事中国近代数学的

艰苦创业,则使他成为西方数学在中国传播的伟大播种者,并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

桃李成蹊教育径

1931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在《科学》杂志看到一篇发表于1930年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仔细读完论文,熊庆来把目光转向论文的作者“华罗庚”。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熊庆来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后在金坛中学当一名庶务员。求贤若渴的熊庆来马上设法把华罗庚请到清华,让他边工作,边旁听数学课程。结果仅仅几年后,华罗庚即成为驰名中外的大数学家。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熊庆来慧眼识华罗庚的佳话。

其实,这只是熊庆来以发现、爱护、培养人才为已任的大教育家一生的一个缩影。自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起直到晚年,熊庆来把几乎毕生的心血与时间都花在中国教育事业上,亲手创建了近代中国三所大学(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的数学系,并成为桃李满天下的著名教育家。

作为教授,在教学中,熊庆来诲人不倦,对待讲课非常认真。熊庆来注重必修课,对必修课程,“务使学生于学理能透彻了解,于工具能熟练掌握”。他注重演题,用认真演题的精神要

求学生。熊庆来喜欢出有启发性的难题目,一个题目要经过很多的思考才能做出来,以此启发学生开拓思路。他常对大家说:“数学研究工作,可贵者在于牵涉之广。”素质较高的学生经过这种扎实的严格训练基础打得很牢靠,思路也开阔、灵活。

作为系主任、大学校长熊庆来工作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教育经验。

熊庆来相信“学校成绩之良窳,过半由教授负责”,因此他极为重视优秀教师的聘请。熊庆来认为严格要求是使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他注重学风的整顿,严格考试制度,纠正考试中的作弊行为。

熊庆来还极力倡导浓厚的学术研究之风,重视开展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气氛。他认为“大学的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之生命与精神”。为此,熊庆来做出多方面努力以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他一方面大量购置图书、期刊及名家著作,增加资料。另一方面,他热心倡导学术交流。在清华任职期间,他聘请哈达玛与维纳这两位国际著名的数学家来华开设课程。他还特别注重学术报告的形式。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从1961年至1964年每年都举行了全国或北京市的函数论会议。那段时

间,他还把讨论班搬到自己家里。教授、研究生,济济一堂,切磋学术,对学术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效果。

为了培养研究风气,熊庆来还很重视学术刊物和丛书的出版工作。1936年,熊庆来与另外几位数学界同仁倡议创办了中国数学会会刊。这个会刊即是现今的《数学学报》的前身,是中国的第一个数学学报。1938年,他到云大的第二年就创办了《云南大学学报》。

熊庆来教育思想在19371949,任云南大学校长的十二年期间,得以更好地展现。在对云南大

学的革新中,他明确提出改进的五条办法:慎选师资,提高学校地位;严格考试,提高学生素质;整饬校纪;充实设备;培养研究风气。结果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十二年,他使云南大学一跃成为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水平和规模的大学,脐身于全国有名大学的行列。

熊庆来的呕心沥血,不辞劳苦,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所培养的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名单中包括严济慈、赵忠尧、华罗庚、钱三强、赵九章、陈省身、许宝禄、庄圻泰等驰名中外的科学家。不知老之将至的熊庆来,在七十岁之后,还培养出了杨乐、张广厚两个日后斐声数学界的数学家。

光辉人格

1949年,熊庆来赴法国开会。此前,他向教育部请准了一笔为云大添购数学书籍的费用,数额折合1000美金。后因云南大学解散,他留在美国。其生活时感拮据,但他始终没有动用这笔款项一分钱。当一位在法进修的云大医学院毕业生1954年返国时,熊庆来将用这笔钱所购得的图书交给他带回,嘱托他把这批图书转交云大。

这就是熊庆来。

描述父亲的性格时他的儿子熊秉明用了四个字:平实诚笃。这确是熊庆来性格之写照。

熊庆来举止言谈比较缓慢而持重,不善词令,爱恬淡的生活情调

。他没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在欧学习期间,他励志向学,与一切娱乐和享受都无缘。16岁奉父母之命与妻子结婚后,两人几十年一直相敬如宾。

熊庆来治学严谨。他的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以上。一个冬天的晚上,夜深了,熊庆来与

妻子已经上床睡觉。可忽然他想到文章中写错了一个字母,担心第二天会忘掉,于是这个上了年纪半身不遂的老人硬是在寒冷的夜晚,让妻子帮着穿好衣服,走向书房……就是为了修改一个字母!

在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好的作业,则用大笔书写一个“善”字,表示满意。他经常废寝忘食,不顾病痛地工作。据熊庆来的夫人回忆,在东南大学第一年,过度疲劳使他吐血,而且又犯痔疮。熊庆来竟顽强地伏在

床上坚持编写教义。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每天中午妻子都得打三、四次电话催他回家吃饭。在云南大学任校长时,熊庆来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有时忙得顾不及回家吃饭。即使到老年时,他仍每天吃过早饭就伏在书桌上工作,除去午睡和吃饭以外,一直要到晚上睡觉才肯离开书桌。
  熊庆来多年主持公务,但他以清廉公正为准则。在云南大学任校长期间,每年新生考试前,不少人托人情,送礼。可熊庆来总是原物退还。他自己的生活很节俭,全家的衣食住行都以俭朴为旨。
  然而,熊庆来的平实诚笃中却蕴藏着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熊庆来在1951年因脑溢血而致

半身不遂,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他就以这种病残之体一直坚持做研究工作。撰写外文稿时,他缓慢地用左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打字。有一半以上的论文就是如此写成的。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他开始学习俄文。经过努力,最终他能够借助字典阅读俄文数学文献。
  在他的平实诚笃中,更有深厚执着的爱。他热爱科学真理,热爱教育事业,将一生精力与心血投入到数学研究与教育中。他爱祖国与乡土,所以他怀着报效“桑梓”的热情与爱三次

出国,并应邀入云南大学任校长。他爱学生,一次手中没有现钱寄给当时在法国留学的严济慈,他让妻子去典当自己的皮袍子。于是有了为后人所传颂的“一件皮袍子”的佳话。
  “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在生前,熊庆来亲眼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看到他的学生为我国培养出第二代年轻的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看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一切都使他有足慰此生之感。

  然而,文革浩劫开始了。一夜之间熊庆来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打成了“熊华黑线”人物,白天被拉去开批斗会,夜里还要勉力写交代。这对半身不遂并患有多种老人病症的熊庆来而言何以堪?196923日凌晨,在用左手写完最后一则交代材料之后,走过76年人生历程的熊庆来悄然凄凉地离开了人世。不过,当1978年他被列入第一批平反昭雪的名单,当华罗庚发现并培养的陈景润登上哥德巴赫猜想世界最高峰,当杨乐、张广厚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强烈反响并被称为“杨张定理”之时,泉下有知的他定会含笑九泉的吧!

  
       熊庆来,字迪之,1893年10月20日(清代光绪十九年)生于云南省弥勒县的息宰村。他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再加上非凡的记忆力与天才的语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过他的中外教师惊叹不已。其父熊国栋曾任赵州府学官。熊庆来12岁时即跟随父亲住于任上,受到革新思想的熏陶,对民众疾苦有所了解。1907年,他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同年学校改名为云南高等学堂。1911年,熊庆来考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学习法语。

  1913年初,熊庆来报考云南省留学生考试,以第3名录取。同年6月到比利时包芒学院预科入学。次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侵占比利时。熊庆来辗转经荷兰、英国前往法国,途中染上严重的肺病。抵巴黎后,他进入圣路易中学数学专修班。1915年至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格勒诺布洛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耶大学、马赛大学,取得高等普通数学、高等数学分析、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证书,并获蒙柏里耶大学理科硕士学位。

  1921年初,熊庆来离欧返回昆明,任云南工业学校、云南路政学校教员。同年秋天,东南大学聘请他为新设立的算学系(即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在那里任教的5年中间,他开设了许多课程,并自编讲义,计有《平面三角》、《球面三角》、《方程式论》、《微积分》、《解析函数》、《微分几何》、《力学》、《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高等算学分析》等10余种。其中《高等算学分析》列为大学丛书,于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5年秋,熊庆来曾到西北大学任教1学期,而次年的春季学期仍回东南大学。1926年秋,他应邀北上,任清华学校教授,不久继郑桐荪任算学系主任。1929年,他主持开设清华大学算学研究所,次年录取陈省身等为研究生(1931年入学),并于理学院院长叶企荪休假出国期间代理院长。1931年召华罗庚至清华大学任助理员。

  1932年,熊庆来赴瑞士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后,他利用清华大学的休假期一年,转赴巴黎从事研究工作,与著名的函数论专家G.瓦利隆(Valiron)一起致力于函数值分布理论的研究。后来又请假一年,以《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论文于1934年荣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34年,熊庆来返回北京继续担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和教授。1935年中国数学会在上海成立,熊庆来为发起人之一,并任首届理事。他还会同北京、上海等地会员倡议,创办《中国数学会学报》,并任编委。

  1937年夏,熊庆来应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上任伊始便竭尽全力延聘教授,添置设备,增设院系专业。在抗战时期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惨淡经营,将原来仅有300多学生的学校发展成为有文、法、理、工、医、农五个学院,许多著名教授及1000多学生的大学。

  1949年9月,熊庆来随梅贻琦团长赴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次大会,会议结束后暂留巴黎作研究工作。不久患脑溢血致半身不遂。他意志坚强,恢复尚好,用左手写字,坚持从事研究工作。此后的7年中在法国发表论文20余篇与专著《关于亚纯函数与代数体函数——R.奈望林纳(Nevanlinna)的一个定理的推广》,后者由巴黎哥特-维拉书局于1957年出版。

  1957年6月,熊庆来返回北京,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后并担任函数论研究室主任,所务委员会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他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在《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科学记录》等期刊上又相继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他招收研究生,指导青年学者,倡导与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从1961年至1964年每年出席全国或北京的函数论会议并作学术演讲。在这期间,他还在家中主持北京地区的函数论讨论班,每两周一次。
 
       他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1930年他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在他的培育下,华罗庚成为闻名世界的数学家。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如数学家许宝騄段学复庄圻泰,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赵九章,化学家柳大纲等均是他的学生。在60年代,他已70多岁,还抱病指导两个后来也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年轻人,他们是杨乐和张广厚。所以他既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伯乐。

  1959年,熊庆来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被推举为第3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64年底继续担任第4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并于次年1月任常务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于1969年2月3日逝世于北京。1978年4月,中国科学院为其平反昭雪,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
 
数学家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16世纪(明代中叶)以前,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领域里,我国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 地位。 

  只是后来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下,我国包括数学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领域都逐渐落后了。而欧洲则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很多学科一跃超过了东方。

  "戊戌变法"后,国家废科举,一些有识之士兴学堂,开始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到"五四"时期,一批学子把西方科学移植到中国,为今天中国的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熊庆来便是其中杰出的一员。他于1921年从法国留学归来,即将近代数学引进中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数学系(当时称算学系),培养了大量的数学人才。他是中国现代数学辛勤的开拓者。

  周恩来总理于1955年视察云南大学时,还特别提到这位当时尚在国外的大数学家、大教育家。他说:"熊庆来培养了华罗庚,这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我们要尊重他们。" 

  熊庆来,字迹之,1893年9月11日(农历)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朋普镇息宰村。这是一个只有七八十户人家的偏僻山村,熊庆来的启蒙教育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1907年,婚后不满一个月,酷爱学习的熊庆来到昆明考入方言学堂,两年后,又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学习法语不到一年,他便能流畅地同法籍教师对话。

  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云南省教育司主持的留学比利时的公费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侵入了中立的比利时。熊庆来只好离开陷落的比利时,转经荷兰、英国,来到法国,由于战争,法国的矿业学校也关闭了,他便改学数学和物理学。 

  留学7载,他深受巴斯德、居里夫妇等科学伟人的性格、思想、情操等方面的巨大影响。他先后在巴黎大学、马赛大学等4所大学攻读,取得了高等数学、高等分析、力学、天文、高等普通物理学等证书,并获理科硕土学位。

  1921年春,风尘仆仆的熊庆来从法国学成归来。怀着为桑梓服务的热望,他回到了故乡云南,任教于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和云南路政学校。

  同年,才开办的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寄来聘书,请熊庆来去创办算学系。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熊庆来带着妻子和8岁的儿子秉信来到了龙盘虎踞的南京,一展宏图。 

  年仅28岁的熊庆来不仅被聘为教授,还被任为系主任,他工作负责、授课认真,当时能讲授高深数学理论的仅他一人,故他同时担任了《微分方程》、《高等分析》、《球面三角》、《微积分》等多门课程的数学工作。 
  5年中他编写了《高等算"学分析》等十多种讲义,他患严重痔疮不能坐,就伏在床上写。过度的劳累又使他患了胸膜炎,但他仍废寝忘食,不顾病痛地工作。 

  他非常爱惜人才,经常接济穷苦学生。为了培养国家人才,他呕心沥血,不辞劳苦。誉满当代中国科坛的严济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坤陛等都曾得到熊老的帮助。

  熊庆来常常寄钱给在法国学习的严济慈。有一次,校方因故不发工资,他让妻子去典当皮袍子,寄钱给严济慈。严济慈在法勤奋学习,成绩优异,此前,法国是不承认中国大学毕业文凭效力的。从严济慈起,法国才开始承认中国的大学毕业文凭与法国大学毕业文凭具有同等效力。 

  1926年,清华学校改办大学,又聘请熊庆来去创办算学系。他在任清华算学系系主任的9年间,又辛勤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有人说:"中国的数学家约有一半出自清华算学系。

  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中学历的他通过自学,于1930年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这篇论文后,熊庆来慧眼识人才,便把当事务员的他从江苏金坛中学请到清华。 熊庆来重才华轻学历,在很讲究学历的清华力排众议,破例地留下华罗庚并以"助理"名义安排工作,让他有时间、有条件学习。 

  华罗庚得到熊庆来的直接指导,并可随意听教授们的课,又有条件潜心钻研,可谓"如鱼得水",得以迅速成长,一年之后他被任为助教,再一年后升为讲师,又两年后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 
1936年,经熊庆来和理学院长叶企苏的推荐,华罗庚登上北去的列车,横穿西伯利亚,跨越英吉利海峡,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来,华罗庚在数论及分析领域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成为驰名中外的大数学家。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三强、赵九章、彭恒武都是熊庆来在清华任教时的学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法国《世界报》载文评述,谈起钱三强的贡献时,还特别指出他是熊庆来的学生。

  1930年,熊庆来在代理清华学院院长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清华算学系研究部,他是指导老师之一。萤声当代数学界的美籍大数学家陈省身,就是当时该部的研究生。 

  1931年,熊庆来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土苏黎世召开的世界数学会议。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出席国际数学会议。世界数学界的先进行列中,从此有了中国人!

  会议结束后,熊庆来利用清华规定的五年一次的例假,前往巴黎专攻函数论,于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土学位,他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级",载人了世界数学史册。 

  1934年,他返回清华,仍任算学系主任。翌年,他聘请法国数学家H·阿达玛和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N·魏纳到清华讲学。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拓视野,帮助他们提高研究能力。 

  当时的研究生陈省身、吴大猷、庄圻泰、施样林、段学复等人,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熊庆来在晚年曾谦虚地回顾说:"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 

  1936年,在熊庆来和其他数学界前辈的倡议下,创办了中国数学会会刊,熊庆来任编辑委员。这个会刊即是现今的《数学学报》的前身,可称是中国的第一张数学学报。 

  1937年,应云南省政府之请,熊庆来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当时的云南,经济、文化都极为落后,办学条件万分艰苦。然而,熊庆来内心却澎湃着一股为桑梓服务,发展云南教育的热情,一心要"把云大办成小清华"并于1938年7月争取到将云南大学从省立改为国立。 

  熊庆来认为办好学校的首要关键是精选教师。他凭借自己在学术界的声望,聘请了许多知名学者到云大任教。人们称赞他"有蔡元培兼收并容的风度"。当时云大师资阵容之强大,毫不逊色于一些老牌大学。 

  他信任人,也善于用人。他给予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在很多问题上的自决权,尊重他们的决定。只要拿得出成绩。把系、把学院搞得好的,他总是放手让你干。

  他没有校长的架子,一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别人,逢年过节,他常把单身教员请到家里吃饭。 

  他勤俭办学。事必躬亲。为了聘到好的教授,他提出给外省来的教授以高薪,他自己和云南籍教员,则只领取规定的工资。

  在他的表率作用和严格要求下,学校机构精干,工作效率颇高。注册组、庶务组人少事杂,却把诸事管理得井井有条,并以热情周到的接待让新来的教师觉得云大"是个可以安身立业的地方。" 

  熊庆来还强调要树立好的校纪校风。他认为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杜绝考试作弊;课堂教学、实验、习题等环节一环也不能放松。如此严格要求的结果,使云大毕业生的质量可与一些老牌大学媲美。 

  熊庆来任校长的12年中,云大从原有的3个学院发展到5个学院,共18个系,另附专修班和先修科各3个,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为改变云南文化落后的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云南学生运动蓬勃开展。6月,熊庆来接到教育部通知,要他立即前往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就在他登上飞机出发之际,教育部宣布解散云南大学,并撤销其校长职务。 

  联合国会议结束后,他便暂留巴黎,想在晚年再研究数学问题,以补前12年行政事务缠身而疏离学术研究之憾。 

  1956年,法国要出一套数学丛书。经法国数学界的推举,其中关于函数论的专著,光荣地落到了一个中国人--熊庆来的身上。于是,他不顾半身不遂之苦,奋力完成了这部专著,深为国际数学界所称道。 

  然而,祖国在他心中一直是个神圣的字眼。熊庆来在完成了为法国数学丛书写作的那本函数论专著后,毅然带病归国。

  熊老回国后,任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并担任了所常务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函数论研究室主任。他在归国欢迎会上诚恳表示:"我愿将我的一点心得献给下一代同志,我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 

  他一面自己加紧研究,一面积极推动我国数学研究的发展。他于1960年、1961年、1964年几次在全国和北京地区的函数讨论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为函数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从1961年起,他倡导举办的函数讨论班,每两周在他家聚会一次,除庄科、庄圻泰、范会国、赵进义等老教授外,还有北京高校的一些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可谓数学上的"四世同堂"。 

  熊老除积极推动研究工作外,还指导青年研究人员和招收研究生,孜孜不倦地培养青年一代。现在为国际数学界所称道的青年科学家杨乐、张广厚便是他70高龄时最后带的两个研究生。

  杨乐、张广厚在函数值分布论研究中关于"亏值"与"奇异方向"间的具体联系的研究成果,还被国际上誉称为"杨张定理"。80年代,这两位青年数学家多次应邀赴欧美国家讲学,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杨乐曾深情地说:"如果我从北大毕业后,没有得到熊老的培养,没有科学院这样一个环境,那是绝对做不出这样的成绩来的!"

  可是,令人万分痛心的是,这样一位贡献巨大的学者,在"十年浩劫"中竞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和"熊华(罗庚)黑线"人物,受着无休无止的批斗和摧残。

  1969年2月3日的深夜,熊老在凛冽的寒风中与世长辞了,桌上还摊着上床前没有写完的"交代",一代数学泰斗就如此凄凉地离开了人间…… 

  然而,历史却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国数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人。1978年,他的冤案得到了平反。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滇池森森,万山为襟;卓哉吾校,与其同高深。努力求新,以作我民;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今天,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庆来中学"已在他的家乡弥勒县建立起来,许多后来者正沿着熊庆来开辟的研究道路,奋力前进。
 
中国数学界的伯乐

  人们在赞美千里马时,总会记起识马的伯乐。中国科学界在赞美华罗庚时,也不会
忘记他的老师、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18岁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20岁赴比
利时学采矿,后到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他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定义了一
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
  熊庆来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0年,他在
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
历和数学才华以后,毅然打破常规,请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
在熊庆来的培养下,华罗庚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他的学
生。在70多岁高龄时,他虽已半身不遂,还抱病指导两个研究生,这就是青年数学家杨
乐和张广厚。
  熊庆来爱惜和培养人才的高尚品格,深受人们的赞扬和敬佩。早在1921年,他在东
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当教授时,发现一个叫刘光的学生很有才华,经常指点他读书、
研究。后来又和一位教过刘光的教授,共同资助家境贫寒的刘光出国深造,并且按时给
他寄生活费。有一次,熊庆来甚至卖掉自己身上穿的皮袍子,给刘光寄钱。刘光成为著
名的物理学家后,经常满怀深情地提起这段往事,他说:“教授为我卖皮袍子的事,十
年之后才听到,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件事对我是刻骨铭心的,永生不能忘怀。
他对我们这一代多么关心,付了多么巨大的热情和挚爱呀!”
披荆斩棘

我国古代数学领域创造过许多辉煌,刘徽、祖冲之、沈括等历代数学家群星璀璨,数学发展水平在世界上也一直处于领先。但近代我国数学却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有一批留洋归国的学子,毅然肩负起时代和祖国赋予的使命,为我国数学发展迎头赶上世界潮流而呕心沥血,我国现代数学的发端正是始于他们。现代数学先驱、曾在南京大学前身创建我国第一个数学系的熊庆来,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熊庆来,字迪之,1893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1907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四年后考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学习法语。1913年,熊庆来报考云南省留学生考试以第3名录取,赴比利时包芒学院预科入学。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侵占比利时,熊庆来辗转经荷兰、英国前往法国,途中感染严重的肺病。战乱、动荡和疾病,更加坚定了熊庆来的求学志向。1915年至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格勒诺布洛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耶大学等,取得高等普通数学、高等数学分析、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证书,并获蒙柏里耶大学理科硕士学位。 

  1921年回国后,熊庆来受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郭秉文校长之聘,从昆明来到南京,担任国立东南大学的教授和数学系主任,着手创建不同以往“算学系”的新式数学系。28岁的熊庆来担任国立大学的教授和系主任,当时传为佳话。就这样,熊庆来在国立东南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学系,聚集了高鲁、段调元、钱宝琮、杨武之等老一辈数学家,大大推进了数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他被公认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后来,清华大学改制中,最早一批数理学科的当家教授,如熊庆来、叶企孙、吴有训、杨武之等,都是由国立东南调过去的,包括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如赵忠尧、施汝为、陆学善等,也都是东南数学系毕业后即到清华任教的。 

  杨振宁教授在南京大学访问讲学时曾这样评价过熊庆来:熊庆来先生亲手创建了近代中国四所大学(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的数学系,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作出这样的功绩是十分罕见的。 

  1931年,熊庆来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世界数学会议。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出席数学会议。世界数学界的先进行列中从此有了中国人。会后,熊庆来前往巴黎专攻函数论,于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他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级”,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回国后,熊庆来大力引进新的知识体系,聘请世界知名数学家来国内讲学,为我国数学发展开辟道路。1936年,在熊庆来和其他数学界前辈的倡议下,创办了中国数学会会刊,熊庆来任编辑委员。这个会刊即是现今《数学学报》的前身,可称是中国第一个数学学报。 

  熊庆来深深体会到,要使我国数学科学整体水平尽快提升,关键是要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接班人。为此他倾注了全部心血,想方设法把学生们扶上路,为他们创造成长机会。 

  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熊庆来和杨武之等对华罗庚的发现。1930年,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第2期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熊庆来等学者的重视,邀请华罗庚至清华大学,担任算学系助理员,为系里整理图书、资料,抄写文件、卡片。华罗庚在工作之余,旁听大学课程,努力进修,并在杨武之指导下从事数论研究。华罗庚没有大学文凭,但由于熊庆来、杨武之以及叶企孙等的大力支持,在清华大学由助理员升任助教、讲师,并有机会于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解析数论方面作出卓越成绩。 

  在熊庆来的悉心栽培下,严济慈以优秀成绩于南京大学前身毕业,后赴巴黎攻读博士,在数学、物理、法文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受到法国教授的好评,自此法国开始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这些都是得益于他在国内时受到熊庆来与何鲁的教育与培养。熊庆来还培养出赵忠尧、陈省身、钱三强等著名学者。 

  “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熊庆来晚年曾这样谦虚地说。寥寥数语,道出一位为我国近现代数学发展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老科学家的伟大胸襟和人生境界。
 
1938年云南大学改为国立 熊庆来深情写校歌

1938年11月24日,云南大学举行改为国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往日宁静的校园,今天热闹非常。政府机关的主管官员、社会贤达、抗战迁滇的院校代表、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和几百名学生,济济一堂。礼堂周围,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插着彩旗,一派节日的气氛,一片兴旺的景象。云大改为国立,对于文化落后的云南来说,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原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系系主任的熊庆来,自上一年夏天同意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之聘返滇出任云南大学校长起,就开始在为云大改国立做准备。经过他与龙云主席和省府的多次磋商之后,由云南省政府于1937年8月17日正式行文呈请行政院教育部自民国26年度(1937年度)起,将省立云南大学改为国立。
十多天后,行政院即于9月1日训令教育部,“应准照办,令行遵照”,将省立云南大学自民国26年度起改为国立。但教育部陈述了一些具体情况,提出:“拟自二十七年(1938年)7月1日起实行之。”于是,云大改为国立之事只好推迟一年时间。这一年中,熊庆来又做了很多努力。
酝酿将省立云南大学改为国立云南大学之议,最早始于1936年1月。当时,由云南省教育厅龚自知厅长赴南京向教育部建议,请援湖南大学先例,改省立云南大学为国立。1个月后,由褚民谊为团长的京(南京)滇(云南)周览团到达昆明时,龙云与褚民谊和该团的新闻界团员郑重谈及此事,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说:“大学为培养领袖及专门人才之场所,现在国家建设需才孔亟,然国内各大学偏设于京平沪等地,造就人才能否忍苦耐劳,到边疆服务,实成问题。西南各省虽有省立大学之设,然经费困难,设备不周,终非完善育才之所,故主张国立各大学应平均分设于各省,一以求均衡发展,一以造就因地制宜之人才。”
之后,龙云又几次给蒋介石发电报,与褚民谊联合提议请将省立云南大学改为国立。蒋介石将此事发交教育部办理。后来,云南省政府又几次致电教育部催询改国立之事,最后,教育部才发出了让云南大学制订改国立后四年发展计划的电令。
5月9日,云大遵部令制订出改国立后四年发展计划报送教育部。计划第一年除在原有院系内添置设备,增聘教授外,拟改文学系为文史系,于文法学院内增设社会人类学系,将原有的算学系改为天文算学系,工学院添设机械系;第二年拟增设农场,以为增设农学院之准备,并拟于工学院增设化工系;第三年,拟增设农学院,于工学院添设电机系;第四年拟增加经费为国币100万元。
改国立后四年发展计划上报之后,又几经交涉和催询,1938年6月18日,云南大学接到教育部训令,成立国立云南大学筹备委员会。教育培训令中明确:“兹先由本部聘请熊庆来、龚自知、陆崇仁、张邦翰、缪嘉铭、任可澄、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李书华、何鲁等11人为筹备委员,并以熊庆来为筹备主任。”据此训令,云南大学改国立之事,才得以正式启动,进入筹备阶段。
次日,《云南日报》马上发表“短评”《所望于云大者》,表示了对此事的高度关注。短评说,“酝酿许久的云大改为国立之事,兹已由教育部聘请熊庆来等为筹备委员,明日即开首次筹备会。当此抗战正在紧张,国库需款浩繁之际,教育部不惜巨款,改云大为国立,其重视云大,可以概见。而云大当此抗战时期,在西南所处之地位,亦不言而喻了。”短评最后强调说,“我们是在严重的国难当头,我们的教育亦应与实际的抗战需要相配合,以适应云南对抗战应赴的事功,以肩负教育对国家应负的重任。”
9月2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发国立云南大学关防及校长铜章。10月1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85次会议决定,正式任命熊庆来为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这一年多来的辛苦努力终于没有白费,云大改为国立之事终于顺利实现了。
此时,在开学典礼上,熊庆来心中颇不平静,他首先致词说,本校今日举行开学典礼,是云大改为国立的第一学年的开始,是继往开来的一个关键。在简要回顾了云大自创立以来的历史和有关方面、有关人士对改国立的支持之后,他谦逊地表白了自己继续努力的决心,接着阐述了今后努力的方针:“国立云大是国难中的产儿,受政府及各方面之爱护,应在此艰苦中挣扎,仰体政府敷教之至意,追随先进各大学,担负培养建设新国家及培养西南新文化之人才,一方面应顾及地方环境之需要,一方面大学应备具之条件,不能不力求备具,窃以为大学除培养专用人才外,于学术本身,亦不得不有所致力。本校历史未久,虽不能完臻健全,然亦可于相当范围内勉力做去。自己觉得有两点意见,似乎可取以为进行的方针:(一)教学以现实之需要为标准;(二)研究以所能罗致之人才为中心。以后大体本此调整推进,有些特别之方面,自在例外,自应于可能范围内,力谋发展。”然后,熊庆来又报告了经费、教师、学生、建筑等几方面情况的现状。
熊庆来致词后,由主持人颁示龙主席训词。龙云在训词中特别鞭策云大学生说:当前,“学校学生责任益复艰巨,纵分阴是惜,尚恐所需之能力,不能与所负之责任比例以俱进,诸生如何急起直追,以充实国力者充实学力……”  
之后,省府委员周惺甫讲话,热情表达了对云大的希望和对学生的勉励。
熊庆来和周惺甫的讲话,赢得了师生们一阵阵掌声。学生心中都被激荡起一股渴望投身抗战建国大业的热情。很多人的脸上都是兴奋的表情,为自己是一名云大学生而自豪。大家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民族的有用之材! 
云大改国立,的确可称为云南大学的一个新纪*。就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熊庆来心中的激*情难以遏止,以他深厚的古文功底,挥毫为自己深深热爱着的云南大学写下了校歌: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
滇池森淼,万山为襟。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
节候宜物复宜人。
四时读书好,
探研境界更无垠。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以作我民,文明允臻。
这首校歌气魄宏大,意境高远,格调庄重。以昆明的地势气候起笔,以国立云大的办学宗旨作结,催人奋发,促人上进,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精神,洋溢着云南学人的自豪之情。校歌倾注了熊庆来对云大的热爱和希望,反映了他“求新”、“求真”的办学思想。
然后,这首校歌由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到昆明的对音乐颇有造诣的赵元任研究员谱曲。自此,由熊庆来亲自写词的这首校歌就在云大校园中传唱开了。
随着这精神饱满、乐观向上的旋律,云大的莘莘学子在心中体会着歌词的意义,思考着歌词的内涵———巍巍西山傲然卓立,茫茫滇池胸襟宽广。我们优秀的云南大学,学海吞吐,兼收并容,像西山一样,如滇池一般。在这海拔极高的云南高原上,北极星都仿佛“低悬”于上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赤道与我们距离都要近一些。我们云南气候那么温和,物产那么丰饶,一年四季都是我们学生读书的好时光,探索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刻苦学习新知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才;我们要奋力追求科学真理,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科学水平。成为民族优秀的人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