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金融掠夺两房债券中国可能的损失是《马关条约》赔款的70倍

已有 1017 次阅读2010-6-23 15:33

金融掠夺两房债券中国可能的损失是《马关条约》赔款的70倍


金融掠夺无义战:“两房”退市2.5万亿浮亏买来的教训ZT

半二十八画生

6月16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发表声明,要求其监管的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与房地美从纽约证交所和其他全国性证 交所退市。对此,房地美和房利美立刻回应,表示将领命“退市”。中国是房地美与房利美两大按揭公司债券外资机构最大债权人,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亿 美元的债券。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9002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债权国。两房债券接近其中的45%。美政界人士要中国自己负责。也就是说,近4000亿美 金(2.5万亿以上人民币)买美国“两房”债股券将血本无归。  

2.5万亿的损失是个什*么概念呢?不妨用晚清的银两作一下对比。按白银价格计算,清朝16两为一斤,一两白银是 37.79936 克,目前的白银市场价格是4元/克左右。这样算下来,2.5万亿的损失折合白银约160亿两;按购买力计算,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 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当时一石粮食是184斤12两多,也就是说,一两白银大 约可以买120几斤粮食。据最新统计,今年6月高粱、玉米的收购价约每斤1元。这样算下来,2.5万亿的损失折合白银约200亿两。  

清朝损失最大的两个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赎辽费”3000 万两,共计2亿3000万两白银辛丑条约》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也就是说,

按照白银价格计算

“两 房”债券的损失是《马关条约》的70倍,《辛丑条约》的16倍;

按照购买力计算

“两房”债券的损失是《马关条约》的87倍,《辛丑条约》的20倍!

这就是认为绑在美国住房金融掠夺战车“踏实”,自作自受参与金融掠夺、不愿意退出金融掠夺遭到惨败的真实陪葬景象。从表 面上看,证券交易的损失似乎是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地位国家后自愿平等买来的。这种自愿平等的表象,恰恰说明了当今新帝国主义的本质:金融掠夺

金融掠夺是资本输出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只是在20世纪7、80年代以后才达到的。1971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实 行了货币与黄金的脱钩,金融商品的贸易异军突起,总体来说,7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面对的是一个长期停滞、杂以危机的局面。面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面对 资本过剩与劳动力过剩(失业率很高)同时并存的格局,大资本家在国内找不到一个资本快速增殖的投资途径,转而通过全球化的方式,以新自由主义为进攻武器, 向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国家转移资本,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近20年来即自1987年10月股票市场崩溃后时期的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其说来自如 战后繁荣时期那样的利润扩大,不如说来自持续注入流动资金,然后经济泡沫破裂这样一种金融掠夺循环。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1992年英国金融 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风暴等。

当前的金融掠夺霸主美国金融霸权的建立和巩固,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依赖于“形成了新自由主义时期一种新型的经 济结构,一方面是实业生产大规模地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造成国内生产疲软,居民消费充当了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另一边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宽松的金融政 策环境吸引着国际资本的流入,助长了金融市场的膨胀。”凭借并不断巩固金融霸权地位的这种美国积累模式,实际上占有和利用了全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 资源乃至资本资源,从中攫取高额金融利润和工业利润。同时,这种霸权的建立和巩固,深深植根于对美国本国人民、无产阶级的金融掠夺。随着金融化的发展,大 企业日益依靠资本市场筹措资本,商业银行作为企业信用中介的功能下降,便转而将个人收入作为利润源泉,大力推行个人收入的金融化,首先是住房的金融化,包 括对那些工人阶级中较贫穷的一部分人发放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金融业的证券化发展则大大助长了个人收入的金融化趋势,形成日趋膨胀的房地 产泡沫。这种金融膨胀不但刺激了居民的住房消费,还通过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居民可以依靠房屋市场价格超过房屋按揭金额的净值申请贷款用于消费或投资。 房地产价格上升与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一样,它所形成的财富效应使居民敢于大规模举债以扩大个人消费。所以与金融化相伴而行的,必然是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和债务 的急剧增长。这种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所谓“新经济”繁荣时期已经出现,在当时股市异常飙升的刺激下,储蓄率从1992年的8.7%狂落到 2000年第一季度的0.3%;同时家庭借贷则急剧上升,在1993-1999年期间家庭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94.2%。2001年信息技术 泡沫破灭以后,房地产泡沫开始膨胀,债务消费的狂热再起。美国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从2002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0.4%。在 2000-2007年的短短八年,非农业不动产抵押贷款债务余额猛增116%,其中1到4口之家的房屋抵押贷款债务占到3/4以上;同时期消费信贷债务余 额也增长了47%。而这八年间,实际GDP的增长不过区区的17%;雇员平均每周实际收入的增长更是微不足道。

源起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到了不但无法解决“垄断同与之并存的自由竞争的矛盾”, 不但无法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痼疾,而且日益依靠“金融资本的庞大 ‘业务 ’(以及巨额利润)”从传统、一般资本输出到金融掠夺的发展来挽救失败的命运,加剧了“同自由市场上 ‘诚实的 ’买卖的矛盾”,“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者说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 食利者同企业家及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它一切形 式的资本的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统治地位,意味着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和其余一切国家不同的特殊地位”。

源起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表明,金融危机是金融帝国在掠夺发展中国家财富中产生的,又是“一些国家剥 削另一些国家的条件”。这次金融危机由美国一手造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也跟着遭受巨大损失。它通过印刷一张张纸币,就可以取得世界的物质财富。美元每年 印刷量按15%以上的速度增长。它通过操纵美元币值,改变进出口产品和外债的价格比值,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受损。它通过贮藏手段,吸收资本,使全球资 本的2/3流入自己囊中。它通过发行国债和各种债券,吸收投资,又通过降低美元币值,使别国的投资缩水;利用别国资金再转为资本输出,获取超额利润。而当 它内部发生危机的时候,又可以通过操纵美元将危机转嫁出去。亚洲、俄国、巴西、墨西哥等地区和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是在美国金融家和政客一手操纵下形成 的。

金融掠夺无疑造成了最尖锐的危机,空前加剧了群众的灾难。这种金融掠夺的反动性质,各国资产者们为了以本国“信用”观念 掩饰其掠夺目的而编造出的无耻谎言,这一切在客观的形势下正在不可避免地激起群众的不满情绪。真正进步力量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充分意识到这种情绪,加深 和发展这种情绪。能够正确地表达这个任务的只有一个口号:变帝国主义金融掠夺为国内社会主义运动。金融掠夺时代任何彻底的斗争,任何认真执行的“群众行 动”的策略,都必然引向这一步。谁也无法知道,触发一场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将是第一次帝国主义金融危机,还是第二次帝国主义金融危机,它将发生在危机期 间,还是发生在危机后,但是不管怎样,真正进步力量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去一贯地和不屈不挠地进行工作。

真正的进步力量拒绝任何经济沙文主义,反对任何对别国的金融掠夺,反对任何金融投机,主张有步骤地关闭股市、期货等投机 市场,有步骤地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恢复正常信用,把人民币还之于民,用之于民。上世纪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济危机爆发,而社会主义苏联经 济却迅猛发展就是最好的历史注脚。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1992年英国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 融危机、阿根廷金融风暴已经一再证明:金融掠夺无义战。

天佑吾华,但愿在xx金融危机的名单上,后面不会出现“中国”金融危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