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浪漫之路维尔茨堡

已有 94 次阅读2010-8-3 07:12

新的一天从早餐开始。用一个词“丰盛”来形容就好了。从烩蘑菇、Bacon、局豆、烘土豆片、肉饼、局番茄到煎蛋、各式面包、火腿、香肠……应有尽有,样样都是让我垂涎三尺的美食,也算弥补了房间陈设的不足吧。

早餐完毕,check-out之后即往火车站。歌德的故乡法兰克福就这样离开,匆匆一瞥,未作停留。 

同样的错误要犯几次才会被牢记?!我们又一次坐错了班次!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竟完全没有印象了。 

好在秋高气爽,天色清朗,凉风宜人;穿行于德国农村,白墙红瓦,绿野仙踪;我们由衷地感叹其现代化程度之高,生态环境规划之精。时间尚早,不时有几缕轻盈薄雾在山腰之际树林深处游弋,宛如漫游于爱丽丝仙境。正沉浸在童话般的幻想王国中,突然,火车“哄”地一头栽入了一片浓雾中,窗外红绿分明的景色一下子就消失了,被朦朦胧胧的迷离所取代,周遭是影影绰绰的低矮灌木丛,倒影于一条静谧的河水……笼罩于参不透的浓雾中,仿佛列车真的就驶入了另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仿佛随时就有惑人的水妖跃出水面,半坐河心的巨石上,用勾魂的眼神,迷了人们的心窍…… 

高速行驶的火车并没有因浓雾而减速。我一开始希望有蓝色妖姬的存在,后来觉得浓雾地带太过漫长而变得惶惶不安,只盼望太阳升起,普照天下,光芒万丈,拨开浓雾。十几分钟后,日出雾散,世界露出本来面目。我还是喜欢明朗的世间万物,一眼看透不费心力。 

错过了快车,这趟列车慢慢腾腾,直到10点半,方才抵达维尔茨堡(Wurzburg)。寄存行李,步出车站,我们开始悠游维尔茨堡,主要景点就是美因河对岸的玛利恩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和市中心的主教宫(Residenz)。 

维堡的徒步观光路线只有几公里,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足矣。这里是德国浪漫之路(Romantische Strasse)的起点,可见作为第一印象而言,是多么地重要。在德国,称作“堡”的地方,不一定就单是一座城堡,更多时候,它指代的是一座城镇。维尔茨堡,就是一座小城。走过那么多的路,我越发喜爱用脚步就能丈量的地方。 

直奔维堡的旧城区。一如我喜爱的布拉格,精致的街区,紧凑的布局,一片片暖红色的屋顶,一栋栋五彩缤纷的小楼。清澈的美因河自城中潺潺流过。 

深秋季节,走在热闹的街头,落英缤纷,身边擦过叮叮当当作响的老式有轨电车……旧市政厅的墙面上,十二星座时钟金光灿灿,映衬的是红色、粉色、紫红、土黄的砖墙,在碧天白云下,煞是好看。往玛利恩要塞的路途中,有些巴洛克式、哥特式、洛克克式的教堂,不拘一格,异彩纷呈。中央市场区域,人们三三两两,慵懒地倚靠在coffee shop临街的椅子,享受咖啡、阳光和生活,以及此刻独一无二的心境。 

主教宫从外观上看,像极了一个中规中矩的博物馆,比如美国费城博物馆。主教宫对外仅开放了少量的房间,供游人参观,内部不允许拍照。走马观花之后,留下的唯一印象是——金色的天地。天顶满是富丽堂皇的壁画,房间都饰以金碧辉煌的镜框或家具……不过,主教的卧榻比我想象中要小很多呢,绝对不是2米x1.8米的大床。由主教宫向窗外远眺,远远的,高地上呈四方的建筑就是玛利恩要塞。 

那些所谓的珍宝展,不过是一些兵器、餐具、用品等等,所以主教宫很快参观完毕。广场上喷水池中央的执旗女神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按LP的徒步路线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来到古老的旧美因桥。 

如同缩小版的布拉格查理桥,同样的,旧美因桥也是我喜爱的那类石桥。桥不长,行人也少,偶有骑自行车经过的游人,不见街头艺术家们的踪影。这座桥朴实,不造作,每一块石头都往外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连路灯都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桥上有12尊圣者的雕像,岁月斑驳的痕迹,沉静而安详。 

美因桥,将要塞和旧城连接起来。要塞建于山上,于美因桥仰首可见。 

一路登高,爬上山顶,可俯瞰维尔茨堡的美景。要塞城中清冷,游人不多,树林繁茂,多为枫树和栗树。枫叶红了,栗子熟了,茵茵青草,层林尽染。婴儿拳头般大小的栗子不时从树上砸落,经过时,小心护着头,被打中的话,有几分疼呢。地上满是熟透的大颗大颗的栗子,自动从刺壳中跳将出来,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满地的栗子,少有游人拾拣。(后来旅居德国的朋友告诉我,这种栗子是不能吃的,味苦。) 

待感几分凉意,进而起身往要塞内部走去。 

入要塞必经一座幽静的桥堡,如今护城河已干,长满青草,旧貌不在。可以想象古时,马儿踏着碎步,一路磕磕嗒嗒,将信使送达的情景。由于多年以来不断翻新,要塞包容了各种建筑风格,深处是大圆顶的玛利恩教堂。 

静静地,坐在枝繁叶茂的栗子树下,眺望这浪漫之路的起点维尔茨堡,心想这座小城对“浪漫”一词的诠释,统统溶入这吹过耳际的轻柔山风,铺陈草地的鹅黄*色落叶,连片起伏的暖红色屋顶,以及环绕维堡的美因河之中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