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北部游 之 布鲁塞尔

已有 858 次阅读2012-5-14 20:53 , 旅馆, 中国人, 韩国人, 美国人

早上四点半,我被一束强光从睡梦中扰醒。原来,韩国佬儿要出发,开了大灯来收拾东西。收拾的动作也不怎么注意安静,塑料袋、书包哗哗作响。

以 青年旅馆的惯例,住宿者如果早出或晚归,同寝的人已经睡了的,不应开大灯收拾东西。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手机的微光照明的。也许这个韩国佬儿没有其他照明设 备,无奈开了灯;但收拾东西声音这么大,绝对是不懂事儿了。灯光着实刺眼,两个上铺的法国青年气得用法语小声地骂;美国人也急躁地不断翻身。

大约十分钟之后,韩国人走了,灯终于可以闭上了。

早餐后出来,见一起出来的也是一张亚洲面孔,问她从哪里来。得知她也是中国人,来自河北,在德国念书。她也是假期出来玩儿,也去往布鲁塞尔,于是一同去。

到了布鲁塞尔,第一件事当然也是找当地的住处。毕竟,找了住处,便可以放下沉重的行李包,轻盈地溜达了。可连找了两家青年旅馆,都已经住满了,直到第三家,才算得以安顿。旅馆的名字叫“梵高青年中心”,因为梵高在18801881年曾经在那里工作过。我曾看过一部有关梵高的电影,很是钦敬梵高对人类热烈的爱与献身于美术的勤奋精神,如今有幸入住梵高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幸甚幸甚。

放 下行李,沿着皇家大道自北向南游览。一直走到了大道的尽头。大道的尽头是一座恢弘的宫殿,我以为这就是皇宫了。宫殿的进出是免费的,我进去看了看。宫殿中 间一个高大空荡的大殿,四周分出了好几层,尽是一些小房间。有点儿像不露天,并且只有豪华包间的斗兽场。这明显不是起居生活的场所,应该不是皇宫了。我出 门儿一查,叫作“正义殿”,应该是古时全国的立法机构。至于现在,可能也只剩下了象征意义。我又重新按地图找到了皇宫,可惜已经关门了,只能明天再来。

在市中心,还有一座叫“Grote Market”的广场,广场每天上午都有盛大的集市。广场四面,都是高大雅致的教堂或古代大楼,古风很浓郁。教堂最顶端的十字架位置,还有“圣·米歇尔”降龙的标志。这也是比例时的一大标志造型。

广场的不远处,就是传说中的“小尿童”像了,没想到这个世界闻名的塑像竟然这么小,也就是四十公分左右高。塑像前照相者络绎不绝,我参观的时候,恰好有不少中国老人,说广东话。一问,果然是广东人,结团旅游来了。

比利时虽然现在仍有国王,但已经不住在从前的皇宫里了。皇宫现在是对公众开放的,可以免费参观。进入皇宫前,安检工作很严,检查的重点,就是不能带照相机:皇宫内严禁拍照。经过每一道关,都被严格警告。至于说违反了禁令会有什么处罚,我倒也不知道。

至于说为什么禁止拍照,我想也许是因为现在的PS技 术太高了,王室怕有人拍照之后恶搞再发到网上,影响皇家尊严。皇宫的前半截,是艺术馆,有历代国王、王后的画像与宫廷陈设。皇宫的后半截,被改成了科学博 物馆与儿童乐园。那里有一个小型的自然博物馆,陈列了一些动植物标本。末端的儿童乐园,是一些趣味科学实验,比如身体燃烧热量的测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 年中光照情况的演示等。

下午,我来到了布鲁塞尔的北郊参观赫赫有名的“原子塔”。这是布鲁塞尔1958年世博会时的标志性建筑。那届世博会是二战后的第一届,充分展示了全世界在战后十几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累计有四千多万人次前往参观。那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比利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当然,美苏两个阵营的角力,也是该届世博会一大看点。

世 博会过后,参展的场馆拆除了,会址上建起了一座大型乐园,但标志建筑“原子塔”留了下来。原子塔是根据铁原子的模型做成的,一共分九个球状活动室。活动室 有六个是可以进入的,作为博物馆或餐厅之用,每个活动室大约能容纳五六十人。这个原子塔,我乍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后来才发现,除了最高处的一个球,其余 球室都没有相应的垂直支撑物。作为质量庞大并且需要保证安全的“铁屋子”,球与球之间的连接,必须经过严密的力学计算。最顶端的球室,高度大约有九十来 米,从窗口可以一览布鲁塞尔的全貌了。总体感觉,也就是这个城市挺现代,高楼大厦不少。再有,就是绿化得不错。这已经是出行的第六天了,我也真有点儿疲惫 了。

从 原子塔下来,我乘公交车回火车站。公交走的是一条很绕的线路,我足足坐了有一个来小时。车上有一帮出游的幼儿园学生,很是活泼与喧闹。学生中,黑人与半黑 人的比例很高,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成人的世界不管怎样,儿童的世界永远是那样地融洽,即便偶尔出现争吵与打闹,也是“比赛第二”的原则。因为小孩子人 多,公交上座位不够,所以小孩子们互相抱成团挤在座位上,稍大点儿的孩子抱着小点儿的。我身旁两个六岁左右黑人小男孩儿轮流抱着一个三四岁的白人小女孩儿 (两个小男孩儿一个是黑人,一个半黑);身后,几个五六岁的白人小女孩儿轮流抱着一个四岁的黑人小男孩儿。“抱团”的组合,是由老师指定的。我怀疑,这是 老师的有意安排,通过这样细微的动作,来避免孩子们产生种族隔离的思想。

到了布鲁塞尔火车站,我买了动车的车票,直达巴黎。一小时二十分钟后,我就到了巴黎北站。干姐姐已经带着干爹干娘在巴黎游玩了两天了。我明天也跟随他们玩儿一天,尽点儿服侍的责任,也算表一点儿“孝心”。

返回顶部